在全球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,“卷”成了许多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的共同感受。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,利润空间持续收缩,企业增长似乎步入停滞期。
然而,在这样的环境中,仍有一些品牌凭借产品本身的创新与差异化成功突围,甚至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。
在这些品牌全球化远征的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与方法?佳简几何创始人兼CEO、Yoose有色联合创始人魏民分享了他的思考与实践。
佳简几何创始人兼CEO、Yoose有色联合创始人魏民
01、主观的“内卷”与客观的市场
许多人将当下的困境归因于行情不好、市场太卷,但魏民指出,这种“卷”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,并非客观事实。
就像台风天,有人觉得很糟糕,有人却认为正适合在家打麻将——处境和视角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判断。市场从来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,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定位自身、如何理解需求、如何创造价值。
所谓“卷”的根源,往往来自于企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陷阱。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以代工和标准化生产为主,许多企业习惯通过成本控制、流量运营和渠道优化来参与竞争。
然而,如果产品本身缺乏根本性的差异,企业就只能在已有的规则框架内不断“内卷”——拼价格、拼流量、拼渠道效率。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极易疲劳,也更难以持续。
相反,若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产品本身的创新,通过差异化打开新的市场空间,便有机会从原点改变竞争格局。这意味着,企业应把“经营方式的优化”视为确定性的基础,而将“产品创新”视为实现突破的关键变量。
02、蓝海、红海与中间地带的增长密码
产品差异化的价值,远大于在既定规则下的优化竞争。魏民提出了一套行业分析框架,将行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:
-
蓝海阶段:技术驱动和先发优势主导
-
相对红/蓝海阶段:细分市场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
-
红海阶段:行业饱和,供应链、技术、人才成本趋于稳定
针对不同阶段,企业应采取不同策略:
1.蓝海市场:做定义者
在行业初期,技术驱动和先发优势尤为关键。2014年,团队接手了一个创新项目——共享充电宝。当时市场上并无成熟模式可借鉴,团队通过半年的深入系统研究,明确了共享充电宝的租赁模式、安装方式及用户流程等核心环节,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诞生。
最终,该项目定义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基本模式,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、终端普及与充电需求共同推动的新蓝海。
在蓝海市场,关键不是追求美观或极致体验,而是把产品做对、做到足够好用,确保产品能够解决真实问题。同时,资源整合与跨领域结合的能力至关重要。
2.红海市场:出奇制胜
音响行业是典型的红海市场,用户对技术差异的感知并不明显,百元与千元音响的实际体验差距远小于价格差距。每个价位段均有巨头占据,竞争异常激烈。
这时,情绪价值和文化表达成为突破口。团队提出了一个颠覆性思路:把3C产品当成锅碗瓢盆来设计,强调在科技普惠后应该反哺文化和情绪价值。
2015年,团队为猫王音响设计了以情绪价值为主题的RADIOOO系列,通过复古外观、文化符号和情感连接重新定义音响。这一思路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小家电领域,推动行业从“工具属性”向“情绪属性”转变。
另一个案例是行李箱设计。在功能趋同的红海市场中,团队大胆地将轮子尺寸扩大一倍,同时牺牲了5%的储物空间。这种反常规的设计反而吸引了注重个性表达的消费者,使产品在定价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仍取得出色销量。
3.相对红/蓝海:绝对差异化
在供应链稳定、技术成熟,但用户需求尚未完全分化的市场中,企业可通过绝对差异化开拓新机会。
Yoose有色剃须刀:差异化切入相对蓝海
2019年,团队创立自有品牌“Yoose有色”,进入剃须刀市场。他们发现,市面上现有产品要么笨重,要么设计缺乏美感,难以满足年轻用户对便携与颜值的需求。
基于此,Yoose推出了金属材质、极致简洁的MINI剃须刀——足够简单、小巧、易用,既适合亚洲人须质,也契合全球审美趋势。初步成功后,品牌进一步推出如MINI 5 PRO系列,以599元的价格提供国际品牌2000元级别产品才配备的五刀头往复式技术,实现技术与价格的双重差异化。
在此基础上,Yoose进一步通过联名合作(如宝可梦、高达、GUCCI设计师系列)不断丰富品牌内涵,尊重多元文化,使剃须刀从工具逐渐转变为情感载体。目前,Yoose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,还进入了美、英、加、日、韩等市场,通过全球代言人与本地化营销策略,持续构建国际影响力。
Ulike脱毛仪:本土化创新反向出海
脱毛仪本是源自西方的产品,但中国品牌Ulike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形态与用户体验,成功实现“反向出海”,登上全球销量第一宝座,成为全球脱毛仪市场领导者。
2017年,团队洞察到中国女性更倾向于将脱毛仪视为“美容器械”,强调情绪价值而非单纯功能。因此,团队摒弃西方传统的T字形设计,转向更符合科技美学的直筒造型。
这一差异化设计帮助Ulike实现从一两千万到上百亿销售额的爆发式增长,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,并成功进入全球市场。
03、为什么一定要做产品差异化?
通过这些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差异化的三大核心价值:
-
创造新品类:有效的差异化策略能够突破原有市场框架,开辟全新品类,重塑用户的消费逻辑。以Yoose有色的MINI剃须刀为例,它在淘宝平台上开创了“便携迷你剃须刀”这一全新类目,不仅拓宽了市场边界,也改变了消费者在选择时的认知结构。
-
降低传播成本:具有鲜明差异化特征的产品,往往自带传播属性。例如超大轮子的行李箱,凭借其独特外观轻易形成视觉记忆点和话题效应,无需繁复解释就能激发用户自发分享与关注。这种天然的辨识度显著降低了品牌的流量获取成本。
-
建立品牌心智:真正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能够直接触达消费者心智,帮助品牌打造深刻的认知印记与忠诚度。这种根植于产品本身的品牌资产,不仅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,也构成了一种持续而高效的流量来源。
这些成功案例折射出同一个底层逻辑:产品是生意的起点,也是品牌建设的根本所在。
优秀的产品自己会说话。它无需依赖低价促销或过度营销,因为它自己就是最好的代言。在流量成本日益高企的当下,唯有通过产品创新,才能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用户认知与品牌沉淀。
品牌的全球化远征之路,从来不是简单的模仿与追随。真正的破局点,始终在于产品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