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行业动态跨境卖家税务核查:这13个高频追问,每个都关乎生死!(内附FAQ)

跨境卖家税务核查:这13个高频追问,每个都关乎生死!(内附FAQ)

过去几年,跨境电商的税务监管就像温水煮青蛙–你可能没感觉到热,但现在水,已经开了。

从“金税四期”到“平台数据直报”,从亚马逊到 TikTok Shop,监管的“放大镜”已经对准了每一个卖家。

这一篇,我们不讲虚的。13个最容易被税务局“点名”的问题,一次说透。

一、为什么今年的税查特别狠?

01、为什么税务核查突然变得这么严?

简单说——国家要堵税收漏洞、技术让监管更精准、跨境电商太大了,不能再“模糊地带”里跑。

背后四个核心原因:

  • 政策层面:税务总局明确要求对数字经济和跨境交易“穿透式监管”;

  • 技术层面:金税四期上线后,税务、海关、银行、市场监管的数据实现全面打通;

  • 国际层面:全球反避税趋势加速,OECD 透明化标准已成共识;

  • 行业层面:“买单出口”“无票经营”太普遍,监管必须动真格。

结果就是:税局现在掌握的信息量,是过去的 10 倍不止。“无票不申报”的时代结束了,不规范操作,几乎没有藏身之地。

02、“金税四期”+“平台直报”,到底改变了什么?

一句话——“你以为你在报税,其实税局早就知道你赚了多少。”

  • 金税四期把全国发票、海关、银行数据都接入同一系统;

  • 15 号公告让亚马逊、eBay 等平台定期直报中国卖家交易数据;

税局能精准对比三组数据:

企业申报 vs 海关出口 vs 平台销售 任意一环有出入,系统立刻预警。

这意味着核查是“无感式”的。当税务局联系你时,往往已经拿着证据链。

03、不合规,会怎样?

  • 补税 + 滞纳金;

  • 行政罚款,最高 5 倍;

  • 纳税信用降级,融资受限;

  • 银行账户冻结;

  • 情节严重甚至涉嫌刑事;

  • 最可怕的:品牌信誉直接崩。

一句话总结:“以前是怕查,现在是必查;不怕税额大,就怕证据全。”

二、税务沟通最容易“卡壳”的 7 个问题

Q1:我提交了“店铺租赁协议”,税局为什么还说收入是我的?

因为税局不看“合同名”,只看“谁真的在赚钱”。如果你仍然控制运营、资金、决策,那“租赁”只是形式,实质仍是你在经营。

结果:被认定为境内经营,必须在国内全额纳税。

Q2:税局质疑我的架构“不合理”,怎么解释?

关键是证明“商业合理性”。你要告诉税局:

  • 这不是为了避税,而是跨境业务的现实需要;

  • 例如外汇管理、资金回流、市场拓展;

  • 架构让运营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、管理更顺畅。

只要逻辑闭环、文件齐全,税局会认可。

Q3:税局怀疑我“转移利润”,怎么办?

症结就在一个词——“税源不流失”。税局要确认你赚的钱,最后有没有在中国缴税。

应对思路:

  • 证明架构是合法商业行为;

  • 强调业务有真实交易、真实资金流;

  • 解释利润回流路径——最终利润通过分红或服务费回到境内并纳税。

只要你能让税局看到这条线,就安全。

Q4:税局到底能拿到哪些平台数据?

别再侥幸了。亚马逊、eBay、Temu 都在报。包括:

  • 店铺名称、收款账户;

  • 每笔订单金额、退款、佣金;

  • 甚至 SKU 层级的销售明细。

一旦你的申报额与平台报送额差太多,系统立刻红灯——核查电话,随之而来。

Q5:我能不能按“到账金额”来报收入?

不能。税法要求按销售额计税,而不是回款额。

平台销售额 ≠ 平台净收入 ≠ 银行到账平台佣金、广告费、物流费不能从销售额中扣掉。

如果你按回款 220 万报,但平台销售额是 450 万——那在金税系统里,就是标准“少报收入”。

Q6:货都卖国外了,为什么还要交增值税?

因为关键看“货物起运地”。从中国发出去、没正规报关出口的——视同内销。

所以,直邮、买单出口这些模式,都可能被重新认定为“境内销售”,必须补缴增值税。

Q7:亚马逊广告费、FBA 账单都是真的,为什么不能抵扣?

税局认的是“真实 + 合理 + 相关”。发票不在中国体系内、不够证明相关性的,就可能被否。

建议:

  • 妥善保存平台账单、交易记录;

  • 与收入挂钩的费用清晰归档;

  • 必要时请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计。

三、合规突围的 3 个关键方向

自查,是第一步

立刻做三件事:

  • 核对:销售、银行、平台数据;

  • 检查:架构和合同是否能自圆其说;

  • 梳理:成本费用凭证是否齐全。

“有票”与“无票”卖家的不同命运

  • 有票卖家:报关、退税、合规三连环,是正路;

  • 无票卖家:1039、9610 模式只是“临时避风港”,永久解决还是得回到供应链正规化。

真正的终点:闭环合规链条

订单 → 资金 → 物流 → 报关 → 退税缺一环都可能引发核查。

最靠谱的做法:

  • 打通系统,做到数据一致;

  • 用专业财税系统对接平台数据;

  • 从“事后补救”变为“过程防范”。

写在最后

这一轮监管,不是“风暴”,是新常态。未来,跨境电商的门槛,不在选品,而在合规。

别等税局找上门,才开始学习怎么解释。真正安全的卖家,是懂政策、算得清、走得稳的那一类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行业动态

又有热门图片暴雷!424家店铺被冻结,listing有用到的立即下架!

2025-11-14 12:40:51

行业动态

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有何影响?

2025-11-14 13:03:1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